EP11 20年改寫子宮頸癌防治—朱堂元醫師專訪(下)

>>>朱堂元醫師專訪(上)

做而言不如起而行,2000年母親節那一天,台灣迎來了首度的HPV篩查。

說起在2000年保吉發起的「513全國子宮頸癌健診大行動」,朱堂元醫師至今依然驚嘆不已。

破天荒!10家醫院同一天舉行全國性HPV篩查

一般學界要進行大規模的流行病學研究,通常都是從一家實驗室開始,陸續展開,最後彙集所有的資料才能得到結果。「台灣北、中、南、東10家醫院同時在5月13日母親節當天一起舉辦大規模HPV篩檢活動,這是一項萬分艱難的工作。我那時候也半信半疑,但是看到保吉滿腔熱忱一股腦的投入,也就跟著繼續做下去!」朱堂元醫師回憶。

為了完成這項任務,保吉和朱堂元醫師合作,聯繫獲得當時台灣婦癌領域最為重要10家大型醫院的認同,一起投入計畫,蒐集台灣婦女HPV感染狀況的資料。

這次大型活動不只集結了產業和學界的力量,在籌措活動經費時,公益理念也獲得來自各界的迴響。513健診活動贊助商為安泰人壽,因此形成保險業務員在各家醫院現場協助、引導民眾接受篩檢的有趣景象。

後來保吉又接力舉辨「頸癌慎行」公益篩檢活動,先是全國廣播事先廣為公益宣傳,到了活動當天,醫院現場展示著贊助商福斯汽車的金龜車「防癌車隊」,而當時的台中市市長夫人邵曉鈴更出席活動記者會共襄盛舉,場面熱鬧萬分。

更接近台灣HPV感染的全貌

「513全國子宮頸癌健診大行動」有1708位婦女參與,運用此次篩檢資料,朱堂元醫師帶領的研究團隊克服過去婦女抹片檢查意願低落而採樣不足等諸多研究限制,找出台灣婦女高危險型HPV感染的盛行率達9%。

更重要的是,不同於國外發現具有高度致癌危險的HPV基因型別為16、18型,這次研究找出台灣最常見的致癌型HPV基因型別是16、52、58,讓台灣民眾可進行更有效的檢測。

另一項令人意外的結果,是不同於國外研究發現,性行為較頻繁、尤其是剛開始有性行為的年輕婦女,感染率比較高;台灣60歲以上的高齡婦女,也出現了另一個高HPV感染的年齡層高峰。

這樣的現象後續在拉丁美洲一些國家也出現,至今沒有確切的解釋;目前的研究推測是,HPV病毒會潛伏在人體的黏膜幹細胞中進入「休眠」狀態,而無法被偵測到,直到婦女停經之後才暴露出來,成為子宮頸癌防治的漏洞。

峰迴路轉的研究之路

然而,「513全國子宮頸癌健診大行動」的研究並沒有就此畫下句點。

「原本分析完資料,就覺得這個計畫結束了,想不到六年後又啟動了一項列隊追蹤研究,可說是一項意外的驚喜。」朱堂元醫師說。

此時研究所要解答的問題是:能否可以HPV檢測搭配抹片檢查,拉長抹片篩檢的間隔,省去每年一次抹片的煩惱?以HPV加上抹片檢測,能夠將篩檢間隔延長至幾年?

重啟追蹤分析

2007年,朱堂元醫師想追蹤513篩檢個案,查訪這群接受HPV加抹片檢測個案後續罹患子宮頸病變的情況。

然而距離513篩檢已經過了六年,將接受篩檢的千餘名個案一一召回做診斷,是極為艱鉅的工作。此時,台灣的子宮頸抹片登記資料庫以及台灣癌症登記資料庫等大數據,派上了用場。

朱堂元醫師研究團隊分析當年不同HPV感染狀況的婦女,六年來陸續接受抹片檢查及子宮頸切片,被診斷出子宮頸癌前期病變或罹患子宮頸癌的情形。也多虧513健診活動早在規劃時就聯合學界做了研究規劃,讓多年之後的追蹤分析工作,能夠順利展開。

取得大規模的篩檢資料後,研究分析才是挑戰的開始。

朱堂元醫師表示,這項研究因為沒有再召回受檢婦女,每個人後續做抹片的頻率也不一樣,資料變異性很大,要得到可信的結論,的確花了一番功夫。

「我們發現,HPV感染真的可以幫助我們預測將來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1708名抹片正常的健康女性,HPV檢測陰性者六年內罹患侵襲性子宮頸癌或原位癌的比率(風險)為零;而HPV檢測陽性者的罹癌比率為3.7%。六年內得到癌前期病變的風險HPV陰性者為0.3%,陽性者為5.6%的婦女,相差近二十倍之多。

登上國際期刊

此一研究是世界上首度以人口群為基礎證明以HPV檢測做為子宮頸癌篩檢方法的實效,且篩檢間隔可長達六年之久。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受到極大的關注與重視。

以此研究結果為基礎,朱堂元醫師提出了「HPV加抹片,五年做一遍」的推廣口號,並進一步分析不同篩檢方案的成本。

結果發現,若能同時搭配HPV篩檢和抹片檢查,90%台灣婦女只需要五年做一次子宮頸抹片即可,其餘10%陽性婦女,可於一年後複檢HPV,持續感染者(約佔陽性者30%,或全部篩查者的3%)才需要每年抹片。如此,經計算可大省下65%的直接成本與77%的間接成本,大大提升子宮頸癌防治的效益。

有了本土研究的充分支持,TCOG在2004年首度將HPV篩檢納入子宮頸癌篩檢的治療指引;2011年更新的診療指引,更明確提出了篩檢建議的執行方式,包括首次篩檢年齡、篩檢頻率、篩檢條件……等等。對照最早使用HPV檢測輔助子宮頸癌防治的美國,可以說,台灣幾乎與國際同步接軌。

這段期間,除了陸續建立起扎實的研究基礎,保吉也和各縣市衛生局、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持續推動婦女自採計畫,由新隆醫事檢驗所負責後續的檢驗分析,希望能更加落實HPV檢測。

研究者與實踐者缺一不可

如今我們對於HPV篩檢已經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WHO近年也設定目標,希望透過接種疫苗、有效的HPV檢測及追蹤,在百年內消除全球的子宮頸癌,完成人類首度完勝癌症的理想。

回顧台灣子宮頸癌篩檢防治的歷程,這一路的耕耘,距離2000年的起點,已經走了20年。

「科學從發現、推廣到實踐 ,這中間的路程非常漫長,要一直堅持下去。不是說有了新發現,就可以馬上讓人群受益,還有一段實踐的過程。研究者跟實踐者缺一不可,保吉就是實踐者,才能真正完成一項檢測的價值。」歷經多年後再回頭看,當時和企業界合作的經驗,讓朱堂元醫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年之間,在眾多推手的努力下,HPV檢測終於站上了人類戰勝癌症的歷史舞台!

>>>參加抽獎

Scroll to Top